隨著“中國制造2025”戰略的深化,智能制造正從概念走向規模化落地。工信部2024年物聯網賦能案例名單顯示,69項行業應用中超50%集中于智能制造領域,涵蓋汽車、家電、紡織、航空等高附加值產業。例如奇瑞汽車通過物聯網平臺實現制造全流程網聯化,庫車利華紡織的“5G智慧工廠”推動生產效率提升30%。這一趨勢催生了企業對物聯網人才的剛性需求——據測算,物聯網產業規模是互聯網的20倍以上,年人才缺口達百萬級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一、智能制造如何重塑物聯網就業版圖?
01、崗位多元化從“硬科技”到“軟實力”全覆蓋
核心研發層:物聯網工程師、系統架構師主導智能工廠的“神經中樞”設計,如徐工傳動5G智能工廠的12大應用場景開發,需掌握邊緣計算、工業協議融合等技能;應用落地層:數據分析師、解決方案工程師成為“價值轉化樞紐”。南京衛崗乳業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生產數據,實現質量可追溯,此類崗位需兼具行業知識與算法能力;跨界融合層:智能家居、環保科技等新興領域崛起。如艾歐史密斯凈水工廠將AI質檢與數字孿生結合,江蘇可蘭素構建智慧供應鏈平臺,要求人才兼具物聯網技術與垂直行業洞察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02、薪資躍升技術紅利驅動收入天花板突破
智能制造企業對物聯網人才的爭奪已白熱化。一線城市資深物聯網工程師年薪可達30萬元以上,具備5G+AI融合能力的技術專家薪資溢價超40%。2024年工信部“萬物智聯”政策更明確:2027年前培育10個產業示范基地,5大產業集群,政策紅利持續推高崗位價值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二、企業招聘需求:高技能人才“一崗難求”
各大招聘平臺數據顯示,物聯網工程師、智能制造系統開發工程師等崗位的需求量同比增長超過200%,薪資水平也遠超傳統IT崗位。這已經不是“選擇題”,而是時代給予技術人的“必答題”。
崗位激增與結構升級
量質齊升:2025年僅武漢一地智能制造崗位需求達12萬個,普工崗位銳減,高技能操作工(如動力電池產線)月薪過萬元;技術類主導:工程師崗位占比超60%,急需工業機器人運維、MES系統部署、數據分析人才(江蘇億德隆等企業),民營企業貢獻62% 的招聘需求,100-499人規模企業需求最旺(占25%),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協同招聘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三、智能制造人才,國內“一線“就業城市分布
當前,智能制造已從政策引導進入規模化推廣階段。各省市對“智能制造”行業的發展制定了明確目標,也為物聯網畢業學生就業指明方向:
北京: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智能制造企業,力爭15家企業營收規模破100億;天津:打造100個智能制造典型應用場景,培育500個數字化車間/智能工廠;江蘇:在蘇州、南京、無錫、常州等地打造國內先進、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;上海:打造成為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新高地和技術策源地,產業規模超過800億;浙江:全省規上智能制造產業營收破50000億,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;廣東:高端制造裝備產業營業收入達3000億元,打造全國高端裝備制造重要基地。……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四、智能制造企業級項目 ERP、MES、WMS實訓標準化項目
在工業物聯網(IIoT)和智能制造領域,ERP(企業資源規劃)、MES(制造執行系統)和WMS(倉儲管理系統) 構成了支撐企業數字化運營的“鐵三角”。這三類系統的集成應用不僅體現了現代制造業的核心業務流程,更是物聯網技術在產業落地中的關鍵載體。
ERP系統:作為企業級的資源整合中樞,它集成財務、采購、銷售、人力資源等核心模塊,提供全局性業務視圖和決策支持。在物聯網應用場景中,ERP需要接收來自傳感器、RFID設備、智能終端的實時數據,實現資源動態調配。例如,通過物聯網采集的庫存數據可自動觸發ERP的采購流程,形成“感知-分析-決策”閉環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MES系統:充當生產現場與計劃層間的橋梁,負責監控生產線狀態、管理工序流程、實施質量控制。在物聯網技術賦能下,MES通過工業物聯網平臺獲取設備運行參數、產品檢測數據、能耗信息等,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。例如,在智能制造實訓中,企業可通過MES實時分析傳感器反饋的數據,預測設備故障并自動調整生產排程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WMS系統:專注于倉儲物流環節的精細化管控,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貨物自動識別、庫位精準定位、路徑智能優化。現代WMS深度融合RFID、AGV(自動導引車)、環境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,形成高效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。例如,基于溫濕度傳感器數據自動調節倉庫環境,或根據貨物位置信息規劃最優揀貨路徑。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通過將三大系統納入標準化實訓項目,實現學生“系統集成能力”培養的質變,為破解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困境提供了核心支撐點。
五、智能制造AI應用落地: AI智能體大顯身手
AI智能體在智能制造系統中以“企業工單”形式落地應用,主要通過智能分派、流程優化、多系統集成和數據驅動決策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。以下是工單案例之一:基于AI智能體實現智能客服,來看看同學們在項目中的實現效果吧!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(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)
通過智能分派、動態匹配資源與需求、流程優化、多系統集成,打破信息孤島,實現自定義工作流。將智能體接入到系統中,提供聊天對話界面,實現不同行業的企業智能客服。智能體客服在智能制造領域應用,可將自然語言指令直接轉化為設備控制命令,使非技術人員也能高效管理產線。
六、真項目練就真本事近期就業喜報連連
讓學生深度參與真實的企業級項目實踐,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技能、培養職業素養,真正鍛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。物聯網專業近期畢業生,就業喜報連連,捷報頻傳!